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家有关政策及就业技巧

作者: 时间:2015-04-15 点击数:

一)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中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1、从国家来看

国家最近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将抑制2008年和以后的投资增长,不可避免的将影响;企业的扩张,于是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对于这些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雇佣需求的增长赶不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

当然,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还是良好的,2008年又是奥运年,会拉动经济的增长,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这算是悲观中的乐观。

2、从用人单位来看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

(1)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3、从大学毕业生自身看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案例:不诚信大学生"骑驴找马"。某高校大四学生小蔡这两天遇上烦心事:他在一场招聘会上签下徐州一家公司,成为全班最早落实工作的学生之一。可一周前,上海某知名企业向其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该公司工作。而且,该公司还承诺了一份颇有吸引力的薪资和工作平台,并要求他在一周内与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小蔡为难了,因为毕业生拥有的唯一的一份三方协议,他已经签给了第一家公司。小蔡只好找到第一家公司,恳请解约并愿意承担一定的违约金。然而,第一家公司对小蔡不讲诚信的做法十分恼火,拒绝"放人"。眼看上海这家公司的签约期限愈发临近,小蔡焦头烂额。而徐州这家公司也很恼火,称明年"一般不考虑'骑驴找马'的应届生了"。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缺乏踏实精神。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

案例:去年,陆洁从某高校会计专业毕业,应聘到某公司财务部门当出纳。上班后,部门负责人并没有分给陆洁具体工作,只让她协助一位"老出纳"工作。跑银行、核对财务报表、打字、复印,陆洁对这些琐碎事很不耐烦,但她耐着性子去做。有一天,"老出纳"搬出3摞1米多高公司10年的财务凭证,让陆洁和另一位新来男生整理。每天,她和那名男生先用抹布将凭证表面擦干净,再将不整齐的纸面折叠整齐。男生边干边抱怨,可陆洁干着干着发现,这些凭证里不仅可以看出公司每年的经济状况,还有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发现了这个诀窍,陆洁整理凭证变得非常认真。一周后,那名男生离职了,陆洁却留了下来。后来,部门经理告诉她,整理凭证是公司考验新人能否脚踏实地的必修课,很多新人都过不了这一关。

(3)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4)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5)绝大多数人认为"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6)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1、从高校方面看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

(1)知识沉旧,转化率低。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2)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案例:李正是南京某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昨天他垂头丧气地告诉记者,"我现在都有点怕去面试了。"几次面试经历让他对自己大学里取得的优秀成绩产生了怀疑。据他介绍,他的各门成绩都很优秀,而且,英语六级,计算机三级。上个月招聘开始后,他就接到了三家单位的面试通知。一家是位于新街口的化工公司。走进公司的实验室,他就看到操作台上放着的一台机器。"这是台色谱仪,学校实验室也有。但是当负责面试的工作人员让我去操作这台机器时,我的手却开始发抖。这个机器很贵,在学校实验室也就几台,我们在学校也只是看着老师操作过,自己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另一家通知他面试的公司是制药厂,面试人员提出的问题也和实际操作有关:"合成药物时,你做过几步反应?"李正说,他知道,合成药物越往后做难度越大,做的步数越多代表自己越有水平,而自己只做过单个的简单实验,根本没有连续几步做下去。还有一家化工单位面试时的问题也都和专业知识有关,而当他按照学过的知识说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时,面试人员告诉他,这个技术已经落伍。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原因也是多元化的,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各方面努力,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尽管矛盾很多,困难不少,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过",我们不也迎来和煦的春天了吗?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的对策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2)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3)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2、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5)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后暂时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也不要过于悲观,没有赶上好的就业时代。要调整心态,不要急于求成!放低身价,多找机会去社会体验、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可以去参加一些提高技能和经验的培训,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社会实践,就会获得工作经验,大大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1)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2)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

5、如何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

很多公司在人员招聘时,都要求应征者填写公司的求职申请表格,公司根据回收的申请表格做出初审。一份申请表所须填写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

一是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受教育以及实践工作情况;

二是考察个人素质的简短问题回答。同简历相比,申请表涵盖的内容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更加接近,因此填写时要有针对性,符合不同单位不同职位的要求。

填写登记表时不仅要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还应特别注意登记表不仅是单位了解应聘者的窗口,也是应聘者了解用人单位的窗口,应聘者应注意登记表的设计,从而了解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素质的要求和侧重,在填表和面试时可以针对应聘单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重点的介绍,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注意,你所呈交的信息很可能就是面试的话题。

推荐材料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仔细校对,避免打字或语法方面的错误。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毕业生往往习惯于制作好一份推荐材料后,给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提供相同的推荐材料。其实根据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或你要争取的不同的岗位,可以制作不同的推荐材料以适应对方的需要。

6、面试要做哪些准备?要掌握哪些应试技巧

面试是就业的必经之路,是求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面试可以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的首要目的是准确交换信息,不仅是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极地倾听和准确接受信息的过程。考官与毕业生在相互交流信息后,确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要求。目前有关面试和笔试技巧的指导书和刊物很多,内容也很丰富。这里只是对面试和笔试技巧理出一个提纲,给大家起一个穿针引线的目的。

(1)面试前的准备

①了解公司的概况:背景、经营状况、产品、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前景以及公司在其领域所处的地位。

②备好自荐材料: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优势;目标和打算等。

③注重仪容仪表:着装自然得体,干净大方;给人以清新、整洁的第一印象;不要穿无领无袖,牛仔系列的服装;不要浓妆艳抹,奇装异服。

④准备好纸和笔,目的有二:可以记录问题,以便回答;为笔试做准备。

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要休息好,如果紧张可以洗个澡、深呼吸,如果紧张可以自己面对镜子开怀大笑缓解压力;其次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把面试的结果看得太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2)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①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现场;如果面试场地不熟悉(尤其是到外地),应提前一天或半天到实地考察,估计到达面试地点的时间,以免迟到。守时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你面试迟到,那么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会被视为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即缺乏职业能力,给面试者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这是一个对别人进而也是对自己尊重的问题。

②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保持心情舒畅。

③注意掌握说话的语速:

说得太快的缺点:给人以慌张的感觉,并容易出错,考官听不清楚讲话的内容。(建议:一开始有意识的放慢讲话速度,等自己进入状态后逐渐增加语气和语速。)

说得太慢的缺点:缺乏激情、气氛沉闷,容易传递你是不果断、不爽快的人,并且浪费考官的时间,使人生厌。

以上两种情形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④注意聆听考官的提问:若问题较长,拿笔记下来,正确理解题目意义,略作准备。回答问题时要把握重点,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其最基本的要求。

⑤不要主动向主考官提问。

⑥避免一些问题陷阱,要回忆自己刚才说了什么,保持前后一致。

⑦避免使用名人效应:如果你正好有认识的亲戚或朋友在你面试的用人单位或有联系的单位工作并且担任一定的职务,切记不要主动和用人单位提起,避免引起其不满。

⑧其他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进入面试场所,不要急于坐下,在征询面试考官的同意后再坐下;

双腿合拢,腰肢自然挺直;不要摇动或震动双腿;

不要有一些小动作:如搔头、挤暗疮、咬唇、眨眼、搓弄双手。

不要太多的语气词,如“啦”、“呢”、“吧”等语气词和口头禅。

女生不要忸怩作态,男生不要故做酷态。

(3)面试结束后应注意:

①无论你面试的效度如何,在面试结束后,都应保持微笑并对考官的辛苦工作表示谢意。

②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得出面试结果,要如何查询等。

上述可归结为十要:

要准时到达:衣着打扮要干净利落:要准备充分:表情要专注而警觉:要举止自然:要诚实:要仔细听讲:发言要清晰响亮:要有礼貌并不时微笑:要推销自己。

十不要: 不要迟到:打扮不要零乱:坐姿不要懒散:不要咻咻地喘气:说话不要含糊不清:不要自贬:不要撒谎(但也不要吐露于已不利的情况):不要与考官争论:不要做作:考官未提时不要询问差旅费问题。

7、面试试题的构成形式有哪些?

(1)一般性的问题

大部分用人单位初次面试毕业生提出的问题是:

①封闭型问题:只须做“是”或“否”一个词或一个简单句的问答。(答案唯一性)

如:你有否获过校奖、发表过文章等等。

②背景型问题:初步了解被试者的志向、学习、工作等基本背景。考查被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你能介绍一下你自己吗?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你大学四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已具备什么基本素质?

③知识型问题:了解其专业水平、知识面、个性倾向等

如:“三讲”是什么?“三个代表”是什么?

④开放型问题:要求被试者不能只用简单的一词或一句话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论述。

如:你在学校,是否经常与高年级的人打交道?有什么体会?

你喜欢你所读的专业吗?

⑤综合型问题:通过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

如:目前社会上“献爱心,捐助危重病人”的活动很多,你是如何看待?

你对“安乐死”是如何看待的?

⑥复述型问题:考官叙述一段话,要求面试者复述,主要考查面试者是否能抓住重点,是否有逻辑能力、条理性;口头表达能力如何。

(2)专家型面试的问题:

一般是大型的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公司或经初次面试后,对入围者进行第二次面试所提出的问题。

①假设型问题:虚拟式的提问(考查被试者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可能难以被录用,你将如何看待?

如:最近功课比较紧,系里老师又安排你一项任务,你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考查人际交往的能力,组织中处理权属的能力)。

②连串型问题:问题3个以上,并且之间有关联性。(考查被试者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并且考查被试的注意力、瞬时记忆力、情绪稳定性、综合概括能力等)。

如:你为什么想到我们单位来工作?

到我们单位后有什么打算?

你报到工作几天后,发现实际情况与你原来想象的不一致,你怎么办?

③压迫型问题:提问具有某种挑战性,其目的在于创造情景压力,考查被试者的应变力和忍耐性。面试者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诚实并保持镇静。

如:为什么你从来没有担任过班干部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为什么你是院系学生会的干部,成绩却不是很优秀?

④引导型问题:主要用于征询被试者的意向、需求或获得较为肯定的回答;一般涉及薪资、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

如:你到公司后要两年以后才能转正定职,你觉得怎么样?

⑤反衬型问题:以声东击西的策略了解应试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如:考查应试者对“政治问题”的看法

(3)有关薪酬的问题

①不要主动询问用人单位的薪酬

(若需要知道,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如问在其单位工作的亲戚、同学、朋友)

②如果单位问你需要多少年薪时,你可以反问:“你们公司的薪酬是多少”。

切记:不要主动说出自己的薪酬要求,因为针对每个毕业生给多少薪酬,公司都已经相对明确,公司不会因你而改变。

如果单位不说其薪酬情况,你可以这么回答:“公司的制度我们都要遵守,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公司会给一个合适的回报。”

近现代史常识、自然科学常识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知识等方面。依照上述内容,毕业生除注重平常知识积累以外,可到书店购买相关复习资料备考。

大学部电话:029-33814519 传真:029-33811620 中职校电话:029-33814500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沣渭新区大学园统一西路35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02589